夏易上火有口臭 中醫教你去濕氣 文:廖祥琳醫師/現職:中國醫藥大學 附設醫院 中醫內科主治醫師
夏天氣溫轉熱,反映在人體最直接的 感受便是容易「火氣大」,例如口乾 舌燥、口破咽乾、口苦口臭、心煩 氣燥、失眠、目赤、耳鳴、頭暈頭脹、 頭面痘痘增加、精神亢奮、便秘痔瘡 (甚至肛門腫痛出血)、尿臊味濃、 婦女陰癢或帶下黏臭等。
◎你是哪種「火氣大」? 一般而言,夏季火氣大最常見的包括 實火、濕熱、虛火等,其中以「濕熱」 在台灣最為常見,一則因為整體氣候 環境本來就偏濕氣較重,一則因為飲食 習慣的關係(例如喜歡吃麻辣鍋,或是 烤、炸物的時候又搭配冷飲)。濕熱 就像蒸籠裡的包子一樣,除了熱象, 也有濕的表現,常見於平日嗜食 重口味或生冷瓜果的患者。 一旦濕熱互結,便會使得熱不得越, 繼而出現明顯悶熱感,口乾口渴欲飲 卻飲不多,同時還可能伴隨頭重昏倦感, 大便軟黏不成形、稍臭,小便味臊等症狀。 舌診常見舌偏紅苔?,脈診常發現伴有 滑數的現象。一旦濕熱體質形成,清熱 過多容易使濕氣越重,加強除濕又容易 使熱象變盛,終使濕熱纏綿難解。
◎夏季易被忽視的「濕氣」 在炎炎夏日中,很多人總是感到悶熱、 全身困倦無力、身體沉重、頭暈頭脹, 甚至消化功能變差等,就是因為濕邪過 重所致。濕氣可分成外濕與內濕,外濕 (與環境相關)的形成是因為夏季雨水 較多,如果居處的環境通風不良或除濕 不足,容易導致濕氣明顯;內濕(與體質、 飲食相關)的形成則多由嗜酒或過食 生冷,以致脾胃功能較差,進而生濕。 另外如果缺乏運動,也會導致氣血不暢, 進一步使得內濕加重,可能產生胸悶 不舒、小便不利、食欲不振、或大便 溏泄等症狀。 ◎清淡吃適度動 有助除濕 夏季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季節, 新陳代謝較為旺盛,需要充分的休息。 飲食上宜溫和清淡,避免烤、炸、 辣等刺激性食物。 過於寒涼則易助長濕氣,影響 消化,屬於寒性的食物如西瓜、 梨子、哈密瓜、水蜜桃、葡萄柚、 冬瓜、苦瓜、小黃瓜、白蘿蔔、 大白菜等生冷瓜果也不宜過度食用。 適度運動有助於祛除體內濕氣, 並可改善疲倦。 當然,別忘了常保持心情愉悅 以度過酷暑悶熱的考驗。 以上資訊出自《晨星健康養生網》
|
引用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chmnFf6LBRm1LUTcnlIM0MPhqwo-/article?mid=76163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