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健雜誌196期2015.03.01 作者:曾沛瑜
隨著子女逐漸離家,加上捨不得丟棄、無意識地累積,下半生成為被雜物綁架的混亂人生。家,倒映著每個人的夢。從練習整理內心開始,進而帶領空間產生變化,你也有機會讓夢想成真。
我一直忘不了那天到林先生家採訪的經驗。他跟媽媽兩個人住在一棟四層樓的透天厝裡,總面積約80坪,但他們生活的空間卻僅剩客廳裡一張媽媽睡的單人床、一張林先生坐臥用的折疊椅,以及撥開報紙、衣物、廢棄家電等雜物後勉強通行的走道。
林先生當然想過整理,然而,獨力照顧90歲失智母親早已累得他連洗澡、睡覺都沒時間,於是,母親的餘生、他的下半輩子,只能在如同垃圾屋的環境裡掙扎。
失智、失能的現實逼得做子女的林先生必須與無止境的雜物共處,然而,更多時候卻是父母無意識的囤積導致無力收拾,子女也擔心。
《零雜物》作者Phyllis在繼承媽媽龐大遺物後,非但難以心存感謝,反而大為崩潰,因為大量衣物、書籍、各式興趣帶來的雜物不說,光生活用品就十分驚人,衛生紙至少超過200包,還有一箱箱未開封的醬料、罐頭,從此,她家更衣間瞬間成了媽媽的遺物間。
林先生、Phyllis並非個案,相信許多的中年子女正走在相同的路上,期待為父母創造更舒適的生活,卻往往力不從心,然而,回頭檢視自己,是否也正重蹈著同樣的覆轍?
事實上,囤積最常出現在熟年階段。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最新出版的《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》第五版(DSM-5)首次將「囤積症」診斷標準獨立出來,而五、六十歲正是它好發的時期。
當然多數人不到病態的程度,但許多因素都導致熟年這階段展開囤積,一方面可能繼承大量遺物,一方面是子女逐漸離家留下的痕跡,一方面則是自己屆齡退休,面對變動的不安,往往令人愈想抓緊不變的過去。
這幾年日本延燒起「老前整理」的概念,倡導者坂岡洋子原本從事室內空間規劃,親眼見到許多老年人家裡被雜物淹沒,後來實際到照護現場,發現許多人其實很想整理,卻因體力每況愈下而力不從心。
因此她在《老前生活整理,預約優雅後青春》一書提到「五、六十歲前就要開始進行老前整理」,最好在仍有體力、有精神、也有時間的階段,一一將所有物品進行整理,才有機會安心養老,迎接優雅的後青春。
面對即將展開的退休人生,迎接你的將是悠遊自在的美好想望,或者被雜物綁架的混亂人生?時值熟年的你,手上正握著決定下半生幸福的鑰匙。
整理,拾起下半生的夢,跨出優雅的步伐
沒有人希望在垃圾屋裡終老,但為何每次整理總是效果不彰?其實,每個囤積背後都有它的故事,坂岡洋子認為,唯有回顧過往、展望未來,同時整理自己的心靈,對於物品的整理才有幫助。
家,倒映著每個人的夢。一步步,從練習整理自己的內心開始,進而帶領空間產生變化,你也有機會讓夢想成真。
1.不必急著丟東西,先檢視自己的內心
囤積,往往來自對變動的不安,對過去戀戀不捨。
杏語心靈診所心理師余仁龍分享一則寓言故事,有隻老虎從小被馬戲團收養,被豢養在車子裡的牠應有盡有,永遠不必擔心明天,雖然每次看見窗外的草原就想飛奔出去,但當牠終於可以退休時反而捨不得離開,很多時候還是會回到車裡窩著。
不願改變,常常來自對於未知世界的恐懼。余仁龍提到,退休前,多數人的生活其實被安排得好好的,讀書、工作、結婚、生子、養小孩......,不必太思考該做些什麼,生活就推著我們往前走,然而,一旦退休什麼束縛都沒了,很多人心裡其實是慌張的,於是開始抓緊熟悉的東西,光看每樣物品放在固定的位置就覺得很安心,雖然不自由,但很舒服。
加上華人大多念舊,許多物品雖然早已失去實用性,但它代表著過往情感記憶的連結,這對許多人而言很重要,所以余仁龍認為,如果囤積的行為並不干擾生活,其實無需禁止或改變,反而硬丟東西只會刺激不安全感上升,讓人更退縮、加速囤積。
所以當你真正想要改變囤積的狀態,該面對的其實是自己的內心,不是物品。
2.開創新生活,執著自然就放下了
對症下藥,才有機會迎來真正的改變。
余仁龍舉例,很多小朋友小時候會吸手指、抱著枕頭蜷縮在一塊,那其實是對媽媽子宮裡的環境感到戀戀不捨,想戒掉孩子吸手指、抱枕頭,一味禁止是沒用的,而是要帶他品嚐不一樣的食物、探索新世界,當他開始對新環境感到自在,舊習慣自然就戒掉了。
你的囤積來自不安全感或念舊,應該嘗試開創新生活。
余仁龍提醒,開創新生活不代表就要捨棄舊東西,而是要告訴自己,帶著舊有的回憶跟力量一步步向前,也許開始走出去跟鄰居互動、照顧孫子女、當志工、參加宗教活動......等,慢慢幫生活找到新的重心,建立起新的人際連結,看見自己新的價值,當你開始對新生活感到滿足,舊有的依戀自然就會降低,才有割捨的可能。
余仁龍就陪家裡的長輩走過這段歷程。過去長輩獨居在山區,囤了不少東西不願丟棄,後來開始鼓勵他去當志工、參加教會活動、認識新朋友,當他待在家的時間變少,就開始遊說他賣掉舊房子、搬到他們的社區當鄰居,也因為新生活帶給他足夠的安定感,又有機會跟親人製造更多情感連結,於是他欣然答應,且自在地捨棄不再需要的東西。
前衛生署長葉金川則在退休後積極規劃新生活,他筆記本裡有個不斷更新的夢想清單「99 things to do」,他學釀酒、做菜、划船、衝浪......根本來不及依戀過去,那天我們到他花蓮的家甚至連門都沒上鎖,他笑言,反正家裡也沒有值錢的東西,而且這樣也方便朋友隨時借住,反而賺到更多友誼。
3.有夢最美,但你築夢踏實嗎?
新生活建立後,下一步就是創造整理的誘因。「對你而言最重要的是什麼?」這是坂岡洋子在老前整理的講座中最常反問聽眾的問題,得到的答案多半是健康、家人,問這個問題的目的,其實就是希望大家能夠在有限的時間裡,好好思考未來要過什麼樣的生活。
囤積的行為往往跟自己珍惜的事物是衝突的。Phyllis指出,囤積最容易造成的危害一是火災,二是被物品絆倒、壓傷,三是容易出現呼吸道疾病,因為空氣裡容易有大量黴菌、塵?,而這些都跟保有健康的願望是抵觸的。
此外,凌亂的空間也不適合家人朋友聯絡情感,不僅孫子女來玩可能造成危險,子女也會因為環境問題跟你鬧彆扭,反而傷害了最重視的情感,所以Phyllis建議,應該靜下來思考自己的夢想跟現在的行為是否衝突,並著手進行改變。
IKEA最近一支改造新竹盧爸爸家的廣告就讓許多網友直呼有洋蔥(催淚)。盧家四個女兒陸續出嫁,除夕圍爐只剩兩老,所以盧爸爸希望改造後的家適合孫子回來玩、可以讓女兒學做菜,盧媽媽則希望餐桌大一點、容納更多親人,於是他們拆掉舊隔間、丟掉舊沙發、清掉滿櫃子書,取而代之的是開放式廚房、大餐桌,因為他們要女兒曉得,這個家永遠歡迎她們回來,讓女兒們感動得直掉淚。
當然,夢想不必大,例如你希望退休後可以多閱讀,倒不如就著手把家裡採光最好的空間清出來,將它布置得像咖啡廳,如此一來,看書自然就成了你每天最期待的事了!
4.整理帶來的意外收獲
整理,不止讓空間變清爽,更是修煉內心的道場。
Phyllis從整理母親遺物的過程學會取捨。媽媽過世三年後,Phyllis家仍堆滿母親的遺物,她突然意識到不能再放任這些物品不斷侵蝕自己的生活,因為「這樣東西並不是這個人」,重新練習想著「該留什麼」而非「該丟什麼」以後,她只留下一件媽媽的上衣跟生前最後的筆記本,因為她曉得,媽媽早已活在她心裡,從此,她放下愧疚、放下不甘,也放過自己。
精簡物品的過程也讓Phyllis獲得腦袋的清明。從檢視每樣物品要不要帶回家的修煉裡,應用到要不要吃下這個東西、要不要接這case、要不要花時間在這個朋友身上,後來她不僅瘦下八公斤,也更清楚哪些人事物才是要好好珍惜的。
作家廖玉蕙則在整理老家後意外凝聚家人的情感。採訪當天,大姐已經在裡頭跟我們打招呼,陸續哥哥、嫂嫂、侄子等人魚貫而入,廖玉蕙笑言,沒想到母親過世後自己便活成了她,沒事就號召大家回家,當姊姊生病倒下時,她也邀姊姊住下來養病,有空就南下做菜給她吃,有時姊姊會不好意思,廖玉蕙反而說:「上天是公平的,以前都讓哥哥姊姊操心,現在他們老了,就輪到我來了。」
坐在重整後的庭園,她用「水到渠成」形容此刻的圓滿。每當天氣好,她就會坐在庭園裡工作一下午,「望著一片綠油油、聞著桂花飄香、聽著先生午睡傳來陣陣鼾聲、女兒喀拉喀拉打字,就覺得人生好美、好幸福。」
5.從熟年整理,學會從容面對死亡
隨著年紀愈來愈大,不僅愈來愈無力整理,還將面對病痛、死亡。所以坂岡洋子也提醒,「老年生活並不是終點,還要進一步實踐讓自己能夠從容面對死亡的老前整理,用平靜的心安排自己踏上旅途的事宜,未來也不會留下遺憾。」
在日本,「終活」(臨終規劃)早已是公開討論的熱門話題,不僅是雜誌連載的主題,也是電影跟電視劇的題材,而終活的規劃大致包括:
◎財務規劃:詳列重要財產以及支配方式。
◎預立醫囑:思考生命末期到來要選擇哪種治療方式,例如簽署預立醫療自主計劃(ACP)、不施行心肺復甦術(DNR)。
◎後事交代:例如死亡想穿哪套衣服、鞋子,以及佩戴的物品。
◎喪葬通訊錄:往生後想通知的親友姓名、地址,以及不想通知的親友。
◎葬儀方式:期待的喪葬儀式、規模、佈置、以及墓地選購等。
陪母親走過最後一段路,葉金川明白其中的苦,所以他左手寫著下半輩子的夢,右手也不忘交代身後的想像,包括死前停止維生治療、死後器官要捐贈、不要追思葬禮,也不要墓園墓碑,而是將他的骨灰撒在七星潭跟合歡北峰,讓他從此以大地為枕、以星空為帳,就是自己辛苦一輩子最棒的犒賞。
熟年的你,一起動手整理吧!這場整理,不僅是迎接退休人生的大掃除,更是一趟靈魂的洗禮,讓你重新面對自己,修煉內心,迎向無憾、圓滿的後半生。
小心!別得了囤積症
囤積症(Compulsive hoarding)是一種強迫行為,這種人難以丟棄物品,而且會過度購買或蒐集,導致家中堆滿雜物,而且這些人往往缺乏自覺,不覺得囤積是有問題的。
英國一位知名囤積者華勒斯(Richard Wallace)的東西堆到從Google Earth就能看見漫出的雜物,他最知名的事跡是囤了34年的每日郵報,疊到門框僅剩30~50公分的高度,他每天光爬到大門就要花45分鐘!
不少囤積症患者同時合併焦慮、憂鬱,需透過藥物跟認知行為治療協助幫忙。
面對失控的囤積,Phyllis在即將出版的新書中建議應考慮就醫,同時找一個了解囤積者的人當清理教練,一方面協助減害,例如清出一條走道避免跌倒受傷,或者幫忙移開爐邊的東西以免著火;一方面也可以適時提醒,或者引導他去做其他可以降低囤積衝動的事;再一步步透過老前整理的技巧引導遠離囤積生活。
留言列表